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公益护眼推进暨志愿服务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9-06-18 来源: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领导小组专注预防近视 提升服务水平
2019年6月14-15日,“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公益护眼推进暨志愿服务表彰大会”在四川省达州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联合主办。大会聚焦国家2023年和2030年近视防控目标的核心问题——“助力低龄儿童有效预防近视”,专注于帮助地方打造专业化的“近视预防志愿服务支撑体系”。
大会实地考察了公益护眼试点学校“管村镇中心小学”的阶段性成果,观摩了优秀志愿者于久芳主讲的《探索眼睛奥秘,科学防控近视》护眼科普课。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公益护眼联盟达州服务中心为与会人员展示了助力校园预防近视的视力监测系统、公益干预IT基础设施和工作流程,汇报了公益干预中90%近视临界人群视力改善、71%视力恢复正常的骄人成果,并以其“高效性”和“公益性”深受学校师生和家长好评。
为深化“政府主导、学校驱动、专业服务、社会捐助、家庭联动”为核心内涵的公益护眼服务体系,优先推进低龄儿童预防近视工作,“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公益护眼推进暨志愿服务表彰大会”于2019年6月14日下午在巴山大剧院正式拉开序幕。
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公益护眼联盟达州市服务中心主任周全之首先致欢迎辞。周主任在热烈欢迎四海宾朋的同时,介绍了达州公益护眼执行团队的工作情况,对“公益护眼”前景的信心溢于言表。
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达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黄伟先生在致辞中道出了受益家庭的心声:感谢主办单位给予达州市广大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爱,希望有机会一起参与到公益护眼事业中,共同为呵护孩子们的眼健康做贡献。
随后,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调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龙龙先生发表重要讲话。
王龙龙强调,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教育部和卫健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措施,为全国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8月,体卫艺司代表教育部,联合卫健委等其他8个部门正式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了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今年4月开始,教育部、卫健委已经开始陆续和各省(市、自治区)签订责任书。
王龙龙在讲话中指出:近视防控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近视低龄化问题、重度化趋势日益严重,这跟家长科普水平不足、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培养滞后息息相关,客观上导致“不容易快速出成绩”、“不容易挖掘商业价值”的近视预防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重视。同时,专业性、有公信力的公益护眼服务平台的缺失,100%学校怕公益夹杂商业,使得社会爱心力量报国无门。为完成2023年和2030年国家近视防控工作目标,国家呼唤更多公益力量快速提升专业素养并深入校园开展工作,协同推进近视防控工作,既能弥补专业人力资源的不足,又有助于达成校园近视防控目标。
王龙龙充分肯定了2018年6月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开展“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百城千校爱眼护眼行”活动以来,主办单位已经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0个县市区培养合格的护眼科普志愿者1715人。
广大志愿者们携标准化科普课件《探索眼睛奥秘,科学防控近视》深入广大幼儿园和中小学,通过游戏互动启发孩子们对探索眼睛奥秘的热爱,通过喜闻乐见的动漫植入,让孩子们深入了解高度近视的危害、近视的成因、危险因素和防控方法,广受校园师生和家长们的喜爱。希望通过表彰年度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和个人,鼓励更多社会爱心力量、社会志愿者、家长志愿者都能投身到帮助校园降低近视率的大爱事业中来。
为更好地承上启下、凝聚共识,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项目三处副处长、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执行主任、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公益护眼联盟主任刘康苗博士,总结了公益护眼试点学校阶段性成果,对“公益护眼联盟”未来工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刘康苗列举了2019年4月“中国公益护眼大会”成功举办后,广大“公益护眼试点学校”在科普宣教、筛查评测、公益干预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明确了帮助地方政府有效推动“预防低龄儿童近视、有效降低近视率”的公益路径——提升志愿者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通过“链接资源”,有效分享和传播公益护眼基础设施。随后,刘康苗博士代表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向达州市公益护眼执行团队代表周全之和李明学移交了公益护眼IT基础设施,支持团队开展有关工作。
大会上,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近视防控特聘专家、四川省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专家指导组组长、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峥峥教授特别代表——视光专家陈波主任以《像摄影家爱护相机一样爱护眼睛》为题,向各位嘉宾报告了预防低龄儿童近视、避免病理性近视的重要意义。
大会上,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公益护眼联盟副秘书长陈楠华发表《公益护眼拓宽近视防控新视野》的主题演讲,就近视防控公益逻辑、公益护眼必要性及可行性、公益护眼模式的目标及实施方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各服务中心、公益志愿者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拓宽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
6月15日,大会面向广大“公益护眼联盟”成员、科普志愿者举行了“近视防控上岗培训”及“志愿服务表彰仪式”。
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项目三处副处长陈秀萍,宣读了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表彰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及团队的决定——授予北京至亮眼科门诊部等18家单位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授予陈琳等39位同志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优秀科普志愿者”;授予白诗敏等139位同志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优秀护眼志愿者”;授予傲蕾·玉清等等122位“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护眼科普积极分子”;授予蔡燕飞等30位同志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普法科普积极分子”;授予蔡景友等33位同志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先进工作者”。
随后,主办单位联合吉林省近视防控中心、吉林省近视防控职业培训学校面向广大联盟成员和科普志愿者就“近视成因机制和预防近视工作逻辑”、“家长科普课专业培训”、“视力监测和公益干预IT基础设施的应用”、“志愿服务和募资工作要点”等进行了专业培训。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郝毅秘书长在给广大联盟成员和科普志愿者的致信中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低龄化、加速化、蔓延化”的问题,正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影响家庭幸福、民族素质和国防安全,防控近视已经“刻不容缓”。
2018年11月,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成立“公益护眼联盟”,旨在团结社会一切爱心力量,加快公益护眼基础设施的推广应用,帮助广大校园快速降低校园近视率。今年1月,联盟在西南地区开展试点工作,逐渐探索出一条打造地方执行团队,团结社会爱心力量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协同配合地方党政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的创新之路,在几十家试点学校开展了科普、筛查和公益防控方面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相关的试点数据说明,依靠社会爱心力量,是完全有望帮助各个中小学年均降低近视率1%以上的工作目标。
郝毅致信中对大家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一是全面推动校园端“不花家庭一分钱,有效降低近视率”的工作,要敢于创新、及时总结。二是科普先行、面上开花,让广大孩子和家长全面提升防控近视的意识和实用技能。三是加快部署促进“家校医社联动”的公益护眼IT基础设施,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的同时,降低志愿服务的工作门槛。四是校园公益防控要坚持“有益无害”的大前提,有关干预措施和过程做到全面公开透明,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家长要有知情权,来去自由。五是实践“经营公益”的思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公益平台虽然不是商业企业,但也讲求永续经营。
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公益护眼联盟各地服务中心负责人,来自全国29省(市、自治区)受表彰的科普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优秀团队代表,全国多地关工委负责人、公益护眼合作伙伴、眼科/眼视光机构负责人,教育系统师生、家长、爱心人士、青年志愿者、新闻媒体朋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近500人参加大会。
本次大会明确了下一阶段“公益护眼”的工作重心——专注低龄儿童预防近视,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这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社会管理创新,为了广大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造近视防控新模式,推动中国公益护眼新征程!
主办单位: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
承办单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 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
京ICP备07010518号-7